绿氢推动工业可持续发展: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工具箱
Green Hydrogen for Sustainabl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 Policy Toolkit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绿氢(GH2)在全球能源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作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一个载体,绿氢能推动重工业和交通等领域的转型与发展。发展绿氢带来的好处和影响是深远的:它既能帮助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也能提高能源安全的保障并为工业绿色化提供机遇。此外,公平的利益分配对绿氢的发展至关重要。在这一背景下,本报告将重塑主流叙事,将焦点从关注发展中国家作为未来氢市场的生产商和出口商的角色,转移到强调氢能价值链对发展中国家自身重要性。
绿氢有推动工业发展与创新、促进能源转型的潜力,在可持续领域的三个维度上均有着积极的影响:在经济维度上促进工业绿色化、能源独立并增强全球贸易和市场的参与;在环境维度上加速脱碳,特别是难以减排的行业;在社会维度上提供就业岗位和可靠的能源供应。
此份报告中指出了绿氢价值链的七个主要经济活动领域,包括:
(1) 可再生能源的生产与电解;
(2) 电能转换(Power-to-X(PtX));
(3) 绿氢出口;
(4) 当地上游电解器和可再生能源设备的制造;
(5) 国内工业的脱碳;
(6) 交通运输;
(7) 吸引外国直接对能源密集型产业进行投资;
前4个领域可以为绿氢产业的发展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后三个领域能促进下游就业的可持续性,帮助价值的长期提高并增强国际竞争力。
尽管绿氢行业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和跨部门效益,但仍有众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包括:成本挑战、政治不稳定、监管框架薄弱、制度流程障碍以及承购协议的缺失。此外,国际运输的不确定性以及对清洁贸易规模和动态的担忧等也对行业的发展构成了挑战。因此,为了成功扩大绿氢在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规模,需要不断发展其基础设施、监管框架、财政激励和技能发展等。本报告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政策工具包来指导该领域的战略决策。
氢价值链的发展受技术、自然禀赋、支持性的商业环境和先前的产业发展轨迹等因素的影响。有效的政策协调在打造强大的本地化绿氢价值链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策制定者必须优先考虑实施绿色产业多样化的战略干预措施和手段,鼓励现有和新兴产业从事绿色产品的生产并促进绿氢生产效益**化。
报告中提出的“四叶草模型”提及了绿氢生产的四个关键战略要素,包括:
(1) 优先考虑本地使用,其优先级高于出口(双重法)
(2) 确保“公平过渡”并与其他国家目标保持一致(综合方法)
(3) 从中小型项目开始(渐进式方法)
(4) 循序开展绿氢的生产和使用(分阶段方法)
发展中国家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将发展绿氢纳入国家总愿景和战略目标中,帮助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推动技术进步并提供就业机会。
在此情况下,明确一个聚焦于通过开展上下游工作以扩大国内绿氢生产规模的国家氢战略变得至关重要。这个战略为项目开发者和投资者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方向;同时,只有与健全的监管框架相结合才能有效地为绿氢投资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
技术在绿氢生产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太阳能光伏电池、风力涡轮机和电解器等核心技术与生产被少数工业化国家主导。技术有助于进一步开发使用能源,从而确保稳定可靠的能源使用与能源安全。发展中国家可以采用本地内容要求政策(LCRs)来支持国内制造业,并利用长期研发投资鼓励本地技术创新与进步。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防止项目成本的不断上升,并保持健康的市场竞争。
绿氢在生产中需要在有限的自然资源和相互竞争的需求间建立微妙的平衡;绿氢的大规模生产对农业、水和粮食安全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在这种情况下,对环境和社会影响的全面评估是至关重要的。此外,该报告也提出了收入与利益分配机制,并强调了社会契约在确保利益公平分配的根本作用。
政府的工作与影响能鼓励社会进一步使用绿氢来生产绿色产品。通过在公共采购工作中优先考虑绿色商品而非传统产品,政府可以帮助增加相关产品需求以支持绿氢生产商并为他人树立先例。这种方式与直接对绿氢生产的绿色商品提供补贴相辅相成,政府资助不仅仅起到了资金支持的作用,在市场中更起到了塑造者的角色。此外,公共采购时可以考虑产品的本地属性,优先选择国内制造的部件和当地就业比例较高的产品。为确保绿氢生产商品的绿色附加价值(即低碳排放),需要有可靠的认证措施,以此来证明相关商品与传统产品的初始价格存在差距的合理性。
决策者还需要解决市场扭曲问题,特别是化石燃料补贴对绿氢行业的影响。为了促进绿氢在下游行业的使用,可以引入溢价和退税等激励措施。此外,也可以引入相关配额和目标要求。
制定全面、长期的绿氢运输战略的重点在于制定涵盖规划、融资和安全的高效和标准化的规则,特别在跨境运输的背景下,此类战略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贸易的关键。本报告讨论了决策者在绿氢基础设施规划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私有基础设施与开放式接入系统间的平衡、国内储存方案和电解器的储存与放置问题。
此外,报告讨论了管道建设和海上运输问题的可行性与挑战,探讨了液化氢(LH2)、氨(NH3)和液态有机氢载体(LOHCs)等替代能源载体作为长途贸易的可能解决方案。建立储存设施对确保稳定可靠的绿氢供应十分重要,用于改造现有天然气网络和建设新的氢能专用基础设施的投资保障也值得关注。以上内容可以通过各类金融手段实现,包括公共采购、降低风险措施、公私合作的伙伴关系和相关资产管理模型。
全球绿氢生产的迅速扩大需要在科学、技术和创新领域进行多边合作,国际合作对于环境影响和减少泄露的研究至关重要。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国际能源署(IEA)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是这方面的关键贡献者。知识共享对于弥合氢技术差距和促进理性明智的决策有着关键的意义。
为实现《巴黎协定》中设立的目标,国际气候融资需要大幅增加,并大幅度投入绿氢项目中。全球各地的决策者们应致力于降低绿氢项目的成本,与开发金融机构合作并建立透明、可预测的监管框架。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世界而银行正在制定开发银行为氢项目提供财政支持的方案。制定氢排放、安全和运营的国际标准与认证对于促进市场增长至关重要,国际组织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等正在积极制定这些标准,并确保发展中国家能积极参与到标准的制定过程。
国际合作对于建立早期绿氢贸易走廊至关重要,这种努力能够帮助减轻发展过程中独自奋战和碎片化倡议的风险,对资源集中、知识共享、标准制定和基础设施建设极为重要。此外,明确统一的绿色融资与绿色产品的标准能够增强绿氢项目的可融资性;尽管通过这些统一的方法来达成各国的共识**挑战性,但这对于发展绿氢项目并造福人类和地球是不可或缺的。